:::
  • ENGLISH
  • 網站導覽
:::

你不可不知的垃圾事!「永續助攻手—必修的一堂垃圾課」

  • 11/03/2021
  • |
  • 校園頭條
  • |
  • 資料提供:圖書館
  • 圖一_「永續助攻手II-必修的一堂垃圾課」講座海報.jpg
  • 圖二_RE-THINK組織講師劉欣維老師分享回收的好處.jpg
  • 圖三_10月13日「永續助攻手II-必修的一堂垃圾課」線上講座大合照.jpg
  • 圖四_圖書館「大學生的永續生存指南」新生系列活動.jpeg
  • 圖五_SDG12推薦圖書《啟動循環經濟》.jpg
  • 圖六_SDG14推薦圖書《減塑生活》.jpg

【圖書館訊】

110學年度圖書館「大學生的永續生存指南」系列活動,第二場講座「永續助攻手-必修的一堂垃圾課」於110年10月13日13時至14時30分線上舉行,邀請環保組織《RE-THINK 重新思考》講師劉欣維先生,分享海洋垃圾的形成與垃圾的循環,帶領大家重新認識垃圾分類。

重繫和海洋的連結,一場環境革命

《RE-THINK 重新思考》組織致力於解決海洋汙染問題,號召淨灘行動,藉以重繫海島人民與海洋的連結,目前已超過3萬人參與。講座開場,欣維老師分享在淨灘過程中撿到的各種物品。老師提到,生活中越常使用的東西,越容易出現在沙灘上,而隨著洋流的漂移,更有許多來自其他國家的垃圾,因此,沙灘是有保鮮期的,海洋垃圾源源不絕,只有從日常生活的源頭改善,才能有效降低海洋垃圾。

幫垃圾找到家,還給地球乾淨外表

台灣推廣垃圾回收已久,但其實仍有68.3%的民眾無法正確做到基礎的垃圾分類,一般垃圾中有約40%的垃圾都可回收再利用。課程中,老師邀大家一同挑戰垃圾分類小遊戲,考驗同學是否真正了解回收,並分享回收物品的價值,會受到數量、回收材質的價值、收集成本與處理成本四因素影響。

你以為的垃圾回收不是你以為的垃圾回收

本次講座帶大家思考垃圾最後的去處,垃圾丟到垃圾車後就會消失?然而事實上,有60%至70%的垃圾在送往焚化爐前,是先於垃圾掩埋場堆積再排期燒毀,即使送往焚化爐,焚燒後產生的底渣,依舊是送回掩埋場處理,而多數掩埋場皆建在人煙稀少的海邊,隨著海風一吹,垃圾又回到大自然。

多數人以為回收即環保,但錯誤的分類,不僅無法達到回收的目的,更可能造成環境與回收系統的負擔與浪費,因此,將垃圾正確、精準拆解與清洗乾淨,才能有效減少環境汙染,另外也可透過減少使用與尋找替代方案,減少地球資源的消耗。同時老師也鼓勵大家少用一次性餐具及購買瓶裝水、做好資源回收、想清楚再購買、參與淨灘活動等來愛地球。

海洋環境需要更多人關注,以減少海洋垃圾與增加循環經濟的可能。如欲對SDGs指標14「海洋生態」有更全面的認識,推薦您閱讀《減塑生活》,一同了解海洋生態正面臨的浩劫,與人類如何與海洋永續共存!另外, SDGs17項指標之館藏與電子書,均可透過https://www.lib.scu.edu.tw/sdg/SDGs_B.html綜覽,歡迎借閱。

【文圖/圖書館】